【媒体报道】从“王老师”到“王奶奶”——记北校区王艾华老师

2016-09-09 13:47:35
石家庄日报
原创
27749
摘要:她46年如一日,在讲台上默默耕耘,甘当学生成才的阶梯;她44年从事班主任工作,爱生如子;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省劳动模范、省德育先进工作者、市十佳园丁等,她收获荣誉无数,却依然埋头在讲台耕耘。 她就是石家庄第二中学的王艾华老师。


石家庄日报9月10日教师节特别报道


从“王老师”到“王奶奶”,她从教46年
——爱早已融化在三尺讲台


本报记者 李莉雅
通讯员 梁健 刘宁/文

她46年如一日,在讲台上默默耕耘,甘当学生成才的阶梯;她44年从事班主任工作,爱生如子;全国优秀教师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省劳动模范、省德育先进工作者、市十佳园丁等,她收获荣誉无数,却依然埋头在讲台耕耘。

她就是石家庄第二中学的王艾华老师。
 


学生寄来的的贺卡是对王艾华最真诚的感谢,一句句祝福是对她最好的回馈

 

9月7日6时半,王艾华准时骑车赶到学校。初秋的清晨是清净的,微凉的空气透过毛孔钻进身体,清爽和舒适让车轮欢快地奔驰。

7时,她准时走进高三(21)班的教室,与值日学生一起打扫卫生。7时10分左右,班里所有的学生都到了,师生们一天的学习生活也开始了。

“除了节假日,每天七点钟前,王老师肯定会到校。每天晚上,她都是送走最后一个学生后才离开,到家基本上就快23点了,四十多年都是这样。”同事谢艳芬说,学校领导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,每年王艾华加班加点的时间达到700多小时,折合成8小时工作日的话,她每年加班将近100天。

师爱如母爱, 四十六年她始终如一

从16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开始,王艾华就一直坚守在讲台上,现在已经46年,而在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也有44年了。回首往昔,她说,“46和44,这虽是干巴巴的数字,却一天都不能少,一届都不能缺。”

“尊重学生、爱学生,然后才是教育学生。”成为教师的第一天,她在工作日记里这样写道,几十年的工作中她是这样想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

王艾华对学生的爱,细致入微。学生的举手投足在她心里,学生的衣食冷暖在她心里,学生的头疼脑热在她心里,学生的学习品行在她心里,学生的一生未来都在她心里。

几乎每个早晨,她都会拎着一袋子早餐进校门,每天花样不同,有时候是油酥小饼,有时候是煎饼,有时候是豆包,这些是给来不及吃饭的同学准备的;每天,她都会帮着学生一起打扫卫生,提着两三个水壶来回几趟地打水,然后再一瓶瓶地倒在学生的水杯中;多少次,她帮贫困学生交各种费用,给班里的学生过生日,带外地的学生回自己家过节,带生病的学生上医院……

学生杜熙茗不会忘了发烧时,王老师放在她桌上的退烧药;赵子昂也会时时回想起有心事时,王老师一次次对他的开导;董嘉轩则一直记得下晚自习后,王老师关灯的身影……

师爱是胸怀, 对学生她一直爱心无限
 


在成人礼上,王艾华(右二)和学生击掌庆祝,祝贺他们成年。

“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,对孩子们深沉的爱,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。”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。同样,王艾华对学生的“爱”也不只表现在对学生的饮食寒暖、身体健康的关心上,更表现在对学生学习和品行的教导上。

古语云:“善为师者,既美其道,又慎其行。”王艾华要求学生不迟到,几十年中,她就没有一次迟到的记录,尽管她经历过老人重病卧床、孩子病危、爱人住院、自己患病等各种困难;教育学生有集体主义精神,她就几十年坚持每天清晨七点与值日学生共同清扫室内外卫生,参加每周一次的扫除;培养学生坚毅、勤奋的学习品质,她就要求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做到工作第一、学生第一、质量第一;告诉学生要关爱他人,团结互助,她就为每一位贫困生、特困生垫付学费、书费、生活费、高考报名费……

2010年9月10日,王艾华查出了肌瘤,为了不影响高三的学生备考,她毅然拒绝了医生住院治疗的建议,坚持到了高考的最后一刻……熟悉王艾华的同事们对她的一致评价和赞美也是“心里装着每一个学生,唯独没有她自己。”学生家长们除了对她尊敬外,更多的是感激:“这是视学生为子女的王老师,这是为了学生情愿付出一切的王老师。能有这样的老师,孩子幸甚,二中幸甚。”

史绍文是2011级毕业生,他和父亲史秉强永远记着2011年6月24日那一天。那天,学校组织高考生参加填报志愿咨询会,当时王艾华正在医院输液,一大早,她就拖着带病的身体冒雨来到学校,在风雨中为学生发放各种表格,耐心细致地解答家长和学生的问题,一直坚持到学生都进入了咨询点,才赶回医院。那个有些孱弱的修长的身影,在雨中被学生们高高举起的雨伞遮蔽着,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,这风景打动了在场的老师、学生和家长。

光与影交织成岁月,日与月轮回成年华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她不可避免地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了距离,但她却努力使自己具有孩子们的情感、孩子般的兴趣、孩子们的纯真。学生们看的书、学生们玩的游戏、学生们的口头语,她是十分熟悉的;教室的布置、活动的策划与参与,她与学生的心是相通的。

师爱是执着, 讲台是她离不开的舞台

从最开始的“王老师”,到现在的“王奶奶”,岁月染白了她的头发,也让她有了一个最可爱的称谓。每年教师节前夕,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贺卡如同飞花一般寄到学校,送到王艾华的手中。每一张贺卡的祝福,都是她所教过的学生心怀感恩,真情书写的。

“捧着一颗良心,为中国而教。”这是王艾华的信条。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业,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,她对学生们了如指掌。“在给你们写评语的时候,翻开一本手册,看到名字,这个人就清楚地浮现在我面前。”学生高步云始终记得王老师对他说过的这句话。正是因为时刻把每个学生放在心里,所以只要哪个学生出现问题,总也逃不过王艾华的眼睛。也正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曾在她的心中,所以无论毕业多少年的学生出现在她面前,她总能迅速地叫出学生的名字。

从早上七点到校到晚上十点甚或更晚离校,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学生身上。她把办公桌放在教室里,学生上课,自己备课、改作业;学生下课,她和大家一起聊天、玩耍,如此亲密的接触中,每个学生都在她的心中生了根。

多少个烈日炎炎的暑假,王艾华奔走在家访的路上;多少个难得的周末,王艾华接打着家长的电话……所有这一切,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,她觉得这是她的一份责任。

正是因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,她才引领着孩子们走出校园,走向社会,去付出,去帮助,去感悟。1985年,她组织学生成立了石家庄市第一个中学生学习党史、党章小组,一些学生郑重提出入党申请书,学习上获得极大动力,他们中的不少人在高考中取得骄人成绩。几十年来,几乎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涌现出优秀高中党员和一批入党积极分子。她届届带领学生从事义务服务社区活动,去车站、进社区,慰问老红军、老党员,学雷锋不间断。

“王老师教过的学生,很多都得到过老师送给的书,大家都会当成珍宝一样地收藏。”学生安晓莹说。“我也会收到孩子们送给我的书,这些书更加珍贵。”王艾华说。

王艾华教学非常优秀,而且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老师。“一帮一”拜师制度是二中的办学亮点之一,王老师充分利用这个人才培养的平台,尽心尽力,让一个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成长为成熟而优秀的青年教师。王老师作为政协委员,心系国家民族,提出了很多有重要意义的建议与意见。

“一代学生来了,又离开,下一代继续享受这样的特权,岁月在她的脸上镌刻了痕迹,日子将青丝染上了霜白,她腰背变得不再挺拔健美,但伏案的姿势没有变,倒水的动作没有变,每天带队上操,扶着楼梯上下楼,按着膝盖爬台阶的背影也没有变。就这样,日复一日,像一串绵长的省略号,没有结尾,也没有一波三折的跌宕。没有人会去询问付出的理由,爱早已融化在宁静的水中,细细品尝,每一口都有别样的滋味。”学生韩嫣的话就是对王艾华教学46年最好的总结。

 


文章分类
联系我们
联系人: 办公室:031187826001 招 生:031187048891
地址: 石家庄二中西校区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水源街109号 乘坐11、75、68路公交车到合作路东口站下车即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