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旗仪式丨与信仰对话 为青春导航
-
2022-12-05 12:00:00
-
admin
原创 -
23736
夫三班少年,以鸿鹄之志,铸烈赤旌旗;以钢筋铁骨,斩荆棘血路;以昂扬斗志,创辉煌大道。我们怀揣着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的远大理想,以站得高看得远的视野俯望广阔世界,紧跟随时代浪潮前行;我们以顽强的精神,乐观进取的心态,克服屡屡坎坷;我们以日月星辰为伴,风霜雨雪为歌,在书香校园中不断汲取知识,强健体魄。眼中那星星之火,有燎原之势,少年们身披破晓艳阳,矢志不渝地奔向辉煌大道!
高一3班胡蝶
同学升旗演讲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我是高一3班的胡蝶。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“与信仰对话 为青春导航”。
“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。面向未来,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,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、矢志拼搏奋斗。”这是2020年6月27日,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《共产党宣言》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中的一句话,他殷切叮咛,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,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,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。同学们,让我们一起追寻信仰之光,回到1935年12月9日,你们看,北平6000余名大中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层层封锁,聚集到新华门前,高呼“反对华北自治”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”的口号,向国民党当局请愿,反动军警用大刀、水龙、木棍、皮鞭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。杭州、广州、南京、等地学生纷纷声援北平,相继举行示威游行,各地爱国人士先后成立各界救国会,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,实现抗日。鲁迅于12月18日至19日夜,撰文热情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斗争精神,并寄以“石在,火种是不会绝的”殷切希望。一二·九运动成为了推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涨的起点。溯回历史,青春的力量昂扬激荡,数千名爱国学生的呐喊声宣誓了他们的铮铮信仰!
今天,我们告别了战争,告别了苦难,但绝不能向 一二·九运动中的每一位青年英雄告别,以史为鉴,埋头苦学,勇毅前行,开创未来是我们薪火相传的使命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,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增强国际话语权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。美西方将这些年我国在参与全球治理、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妖魔化,将中国道路视为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体制的对抗,甚至加大对中国的打压和渗透。从反中乱港事件到人教版插图事件,再到利用宗教名义向校园渗透,鼓动学生传教,煽动反共思潮,背后都有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子。此外,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、新技术迅速运用,出现了大批自媒体从业者,他们在信息内容、社会舆论生产、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。他们中不乏有被西方金钱收买、感情腐蚀的害群之马,搜集国家的负面信息,抹黑中国国家形象,挑起访民群体、敏感案事件当事人等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。因为在一些传统西方政客看来,颠覆一个政权最有效的方式,就是通过长期潜移默化地对该国民众、特别是年轻的所谓“互联网一代”进行最为广泛、深入的精神殖民,使之自觉改变自己的政体,将本国利益纳入西方的轨道,从而成为西方的附庸。
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。守护国家安全、捍卫政治安全,最根本的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树立起对国家的政治认同,坚定意识形态,在思想上筑起我们的精神长城。因此,同学们要认识到,共产主义既是信仰又是现实,信仰就存在于实践中,包括存在于日常生活中。当下,新冠肺炎病毒改变了我们这个冬天,我们离开学校居于各自家中,然而全校同学都能在早晨7点钟,准时共同“走入”网上教室,这里,没有一名学生公然“躺平”,更没有一名教师不认真备课,师生凝结起来的根本之源,就在于彼此之间共存的信仰:师者,承担着教书育人、陶铸精英的时代重托;学生,担负着踏浪前行、锤炼学业,实现梦想的时代之责,共同答好这张新时代下,信仰照亮青春之光的答卷。
让我们二西的师生,将信仰和实践紧紧相拥,在网上课堂,我们一起思考国家安全,着眼世界形势防范外国势力渗透;我们一起甄别网络谣言,营造清朗网络环境,静心网课学习,更有我们的弘毅书院,它静静地在那里,等着我们与它相约共读一本好书。
亲爱的同学们,心中有信,方能致远。青年理想远大、信念坚定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,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精神追求,将勤奋学习作为青春奋斗最好的底色,向着未来思索,在实践中凝聚起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!